学校微博 联系我们
您的当前位置福州三山培训学校 > 三山资讯 > 教育资讯 > 都是3+1+2! 八个新高考省份改革方案被证实?

都是3+1+2! 八个新高考省份改革方案被证实?

2019-01-09 10:5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未知点击:



高考改革关系千家万户,改革何时开始进行、怎么改?牵动着每一位考生和家长的心弦!

 

2018年年底,在浙江高考英语加权赋分事件成为舆论热点之后,广东“3+1+2”高考改革方案又被官方“辟谣”

 

广东省作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试点省份,按计划应于2018年8月底前出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,并从2018年秋季学期入学的高中一年级新生开始正式实施。但截止目前,广东省尚未对外发布新高考改革具体方案。

 

虽然具体方案没有公布,但毕竟广东已经正式启动了。更让家长和学生们揪心的,是本应于2018年秋季在全国大面积启动的新高考改革,步伐放缓了。

 

根据已公布的方案,2018年秋季学期起,原定共18个省市江苏、河北、重庆、辽宁、安徽、福建、湖南、湖北、广东,河南、四川、山西、黑龙江、吉林、内蒙古、江西、贵州、西藏将成为新高考改革的第三批试点省份。安徽已明确宣布推迟高考改革,河南、四川、山西、黑龙江、吉林、内蒙古、江西、贵州、西藏等9个省份,既未明确“官宣”暂缓改革,也迟迟不见“改革动作”,被外界解读为推迟改革试点。

 

根据目前的消息,原定于从2018年秋季入学新高一入学开始实施新高考改革的18个省市中,只有江苏、河北、重庆、辽宁、福建、湖南、湖北、广东等8个省市按原计划启动了新高考改革,但却始终没有公布详细的高考改革方案。

那么,没有启动的何时开始?已经启动的具体改革方案是什么?大家都在等待权威的消息。2018年12月7日至8日,最新高中课程标准的审定者、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教授,在上海中学举办的“2018年高中教育发展论坛”上发表了题为“高中课程建设的现代性实践”的报告。

 

在报告中,申继亮教授对制订高中新课标的初衷,核心素养在教、学、考中如何体现,高考改革的方向等热点问题,谈了自己的意见。

 

作为教育部在课标、教材领域的权威专家,他从一线老师和学生角度,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意见,对考试中心的命题方向也将有重大影响。

 

下面,就随学习哥一起来看摘编的报告内容:(以下文字均来自申继亮教授报告实录,仅供参考。有关要求和表述,以国家和教育部印发的文件为准。特此声明!)

高考命题如何改革?

新课标给出了期望!

这次高中课程改革为高考命题改革提供了非常坚实的基础,也给出了明确的期望。

 

命题要体现素养立意这个方面我认为现在双方(高中课标组与高考命题组)共识度还是比较高的。下一步高考命题改革还要进行进一步地完善。

 

首先高考命题组成员结构要调整,命题组里面要增加课程专家,增加一线老师如果仅仅是大学老师,感受不到我们课程改革的氛围。至于比例怎么构成再研究,首先这点我们是达成共识了,命题的人得动一动,不能还是那一套。

 

第二,考试题本身,结构上要有改变。

 

总的趋势,任务、情境、素材随着以后素养立意考试的要求会增加。更多给你素材,不是让你死记硬背,你要有这个素养、能力,拿着这个素材就可以完成任务。

 

比如说这次高中历史(课标的修订),我们试测的时候,核心素养怎么去测,其中有一道题,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起点是哪一年,学术界看法不一样,有六种说法。我们国家有两种,一种说1931年,牵涉到14年抗战的问题。习总书记讲了两次14年抗战。还有1937年。如果八年抗战就是1937年,这是抗日战争。国际上认不认1931年就是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点,欧洲的学者是以德国入侵波兰为标准,1939年。美国人认为太平洋战争才算开始,1942年。

 

考试题把6种观点都给学生,学生赞成哪一种观念,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点是哪一年,给出理由。学生要把其他五种观点存在的不完整性或者不成立的地方指出来。你看完了以后怎么答,首先是你的历史观、立场、态度,其次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怎么样,思维论证是不是严谨。改变过去的考法,提供背景、素材

 

为什么要这么改?就是避免你死记硬背。背后是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,这是我们今后改革的方向。

高考改革如何推进?

8个省变成了3+1+2!

高考改革到底下一步怎么推进,陈宝生部长讲了四句话,再认识、再设计、再推进、再落实。

 

再认识、再设计,我理解既要总结已有的成绩,也要有所改进。传递出我们下一步高考改革的信号。

 

2014年浙江上海,2017年北京、天津、山东、海南,2018年本来有17个省,后来经过教育部的评估有8个省启动,还有9个省推迟。符合我们现在国情的。今年和2014、2017性质不一样了,2014、2017属于试点阶段,今年有8个省加入,加上原来6个,有一半的省份,考生正好占了50%,这不再是试验了,而是全面铺开了。

 

8个省大部分省改革差不多一样,变成3+1+2。1,物理和历史选一个,然后4选2,这个对高中的教学管理会减轻一些压力,这个是比较符合现实的。

 

试点还是非常有成效的,解决了我们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大问题。不管怎么改,高中校长的重大挑战是必须面对的,要深入地研究你所在这个省的考试方案,不是为了应试,是为了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更好地相互促进。

高考的基调是什么?

促进公平、科学选才!

这次改革有八个字一定要理解准,促进公平、科学选才。2014年国务院35号文讲的,这是整个这次改革的基调。

 

促进公平,两个手段。

 

一个手段是从招生计划调整

 

2012年教育部拿出10000个重点高校招生指标对农村学校投放,到今年达到11万,每年有11万个指标投到县以下高中的。力度足够大。就是要解决公平的问题,否则很多学校永远没有上“双一流”学校的机会。不是这些孩子差,因为他没有那个条件

 

还有一个是高考的录取率。

 

过去录取率最低的这些省,比如考试大省河南、山东,河南占全国考生十分之一。每年普通高中应届毕业70多万,还有20万左右的社会考生。最低录取率与全国平均录取率差15个百分点,到2018年这个差距压缩到了4%以内。

 

过去这些年在促进公平方面教育部还是下了很大功夫,首先面上要保证,否则不仅仅是阶层会分化,区域也会分化。永远没有好的大学学生毕业,没有人才,这个区域发展靠什么?这是一个大问题。

 

高考改革是解决公平的重要调节器,从历史角度来说对人类社会最大的贡献是我们隋朝发明的科举制,到宋朝因为科举制的存在中国社会结构具备现代社会结构的雏形,现代社会结构基本特点就是阶层不固化、人员流动,没有科举永远就是贵族制,后来打破了贵族固定继承的制度。欧洲封建制度改革也是打破封建贵族的固定化。我们考试改革是促进人纵向流动的重要机制

 

科学选才,也是高考的基本功能。

 

因为学校层次不一样,培养的对象也不一样,要把适合的学生送到适合的学校,这是高考改革的重要功能。不能最后选出来的人不适合高校。

 

怎么能够做到科学?从考试的角度来说,标准一样、分数一样最公平,但这个只解决“差”的问题;“异”,人与人之间不一样的地方,类型不一样的地方,靠选。

 

6选3或者3+1+2,我选历史、生物、地理,你选化学、物理、政治,选的不一样,背后反映出来你这个学生基本的学术倾向、能力倾向是不一样的。通过这个给高校提供一个参考,把需要培养的人通过高考选过来。

 

高校选人要求都应明确告诉中学,不能说分高的都要,这不行。北京市教委领导开玩笑说只看分不看人,录取一个大猩猩都不知道。科学选才关键要关注学生的类型,选科能不能解决问题?不能完全解决问题,但是是方向。

 

还有一点,综合素质评价。

 

从开始设计高考制度改革的时候征求我们意见,我们一直强调这一点,因为这是我们育人导向重要的杠杆,怎么改革育人模式,没有综合素质评价这个调节机制很难。但是综合素质评价做起来确实有很多挑战和困难,但这是改革方向,必须坚定不移地往前走。我借这个机会再次呼吁和强调,没有高考改革,校长们也要重视,这对于推动我们整个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的。

新高考改革怎么了?

试点省份缘何由18个锐减至8个?2018年11月26日,在南京大学举办的“建设教育强国•培养创新人才”2018高校高中教育发展论坛上,教育部考试中心评价处处长韩宁指出当前改革存在的问题。

 

  • 走班教学会不会凸显教师资源不足?(重新配备整个学校的师资力量,难度太大。这被认为是新高考“改不动”的“第一难”)

  • 考试次数过多会不会加重负担?

  • 分散考试、多次考试、走班教学会不会造成中学教学秩序的混乱?

  • 学生选科比例不合理是否会造成未来国民总体科学素养下降?

  • 当试点扩大以后,省级考试机构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提供专业的服务?

 

而对于新高考改革的延迟,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是“务实之举、理性选择”。

 

《中学生职业规划教程》编委会副主任、新高考专家田志友则直言:目前采用的“3+3模式”我认为是有问题的。

 

总结起来,“3+3”模式受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:

 

1.有的课打死也不选,有的课一窝蜂都选

 

打死也不选的,首先是物理。

 

物理遇冷始料未及

 

选考科目的等级赋分制比的是排名,而不是分数。同样的规则赋分,考生在不同学科排名相同,成绩则相同。

 

物理本身难度较大,大家普遍认为选考物理的都是学霸。等级赋分制规则下,相较在物理组与学霸们赛跑而言,在其他“赛道”上与普通学生赛跑显然更容易能拿到高分。因此,选考物理的人越来越少。

 

中国新闻周刊曾就此采访了首批试点的浙江高中。以杭州一所普通高中为例,高考改革前,全校有2/3的学生必修物理;高考改革后,选考物理的人数降到了不足50%。到了2017年新高三学生中,报考物理的人数下降到了33%,新高二更少,仅60人,占年级总人数的10%。

 

这种趋势在县级中学继续放大。

 

嘉兴市嘉善县某高中,2017年高三生中,在第一次选考成绩公布后,选考物理的人由130人减少为70人;高二生报考物理的就只剩下了5人。“我们学校物理成绩最好的学生,在全省只能排到8000到1万名,根本没有竞争优势,从学生到学校,当然都希望回避物理考试的竞争风险。”该校副校长说。

 

更可叹的是,由于该校选考物理只有5人,只需一名物理老师上课,其他物理老师只得转岗。

 

于是,选考科目保障机制出现了,当特定选考科目考试人数低于保障基数时,以保障基数为准,从高到低进行等级赋分;大于保障基数时,则以实际参考人数为准。

 

最先建立保障机制的就是物理,浙江这一保障基数为6.5万。

 

简单来说,即:

 

(1)如果有7万人(大于6.5万)选考物理,那么会有700个(7万的百分之一)满分。

(2)如果有6.5万人(等于6.5万)选物理,那么会产生650个(6.5万的百分之一)100分。

(3)而如果只有1千人(极端情况,小于6.5万人)选物理,那么还是会有650人(以6.5万人为基数计算,自高往低赋分)拿一百分。

 

它的潜台词就是:选考物理,在赋分上不再吃亏。

 

下岗的是物理老师,

忙死的是地理、政治老师

 

但这仅仅解决了物理遇冷难题。

 

选考科目的设置本意是给学生们更多选择权,选择的标准是“自己喜欢”。但现实情况是,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,目标从来都是考出更高的分数、考上最好的大学。在这样的目标指导下,学生很难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,学校大概也不允许学生选。

 

先来看学生:

 

上海市政协委员施华曾走访浦东各中学,发现大多数学生确是按学科的难易程度来选课。文科相对简单,选择的同学多一些(选政治的偏少);理科中生物较简单,因此选生物的同学多。而较难的物理、化学选择的人数偏少,重点中学的学生相对多一些。很多中学教师戏称,十年后,中国无物理化学大师。

 

浙江嘉兴市的统计数据显示,学生选考地理的比例最高,达56.65%第二高为政治,50.51%,因为这两科都比较容易考。报考物理的比例仅为倒数第二,37.22%。从高考总成绩来看,报考物理比例最低的一所学校,由于采取了“文多理少”的选考策略,98%以上的毕业生都被第一批次录取。

 

这样的经验势必会影响后续高中生的选择,容易考的科目选考比例越来越大,不容易考的科目选考比例则越来越少。

 

再看学校:

 

目前来看,或出于客观资源限制(教师资源)、或出于主观战略目标(学校高考成绩更好看)考虑,学校的普遍做法是,选择本校师资力量最强的某个科目,或者最容易获得高赋分的科目,将全部资源投入,集中强化训练,以获得高分。

 

集中力量办“大事”,长此以往,中学很有可能逐步演化为一个个“特色”鲜明的专科学校。

 

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认为,如此田忌赛马式的选考策略,实际上是遭遇了功利文化的算计。

 

2.二十种选课组合,老师不够用、教室不够用,选课制无奈变成“套餐制”

 

“6选3”模式派生了多达20种选课组合,对于师资力量雄厚的高中,还能在教师资源和硬件上满足学生选课需求,但这样的高中毕竟是少数,对大多数的普通高中来说,教师、场地都是问题。

 

田志友直言:走班制不适合基层中学和中学生。

 

教师不够用

 

为保障35种选课模式(浙江为“7选3”,多了一门技术课),重点高中杭州二中为高中每年级平均配备了约60名教师。但在多数普通中学,学校哪有那么多教师?有的乡镇和农村高中,一个年级也就200多名学生,能用多少教师?

 

另一个问题是教师结构的不平衡。地理、历史选的多,就需要补足大量的教师;物理、化学选的少,有的教师无课可上。同时,每一届学生选课不同,可能会出现有些科目的选课人数突然大增、另一些则突然大减,学校显然也无法动态应对这些变化。

 

教室不够用

 

选课走班带来的另一个难题是教室不足。很多学校就算把办公室、图书馆等所有能用的空间都算上也无法满足需求。杭州二中原校长叶翠微介绍,实行新高考之后,学校的场地设施需要整体增加20%-30%。

 

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刘清华测算,不论各高中每年实际选考某科目的学生规模大小,上海与浙江两地的高中,都需要行政班数量1.5倍的教室,以及6至7个科目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一倍,才能保证教学安排。

 

正所谓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”,这种情况下,学校普遍的对应之策是,根据学校的师资、场地推出5-6个组合,再由学生进行选择。还有学校采取折中的办法,先按选课人数最多的两个科目设置班级,剩下一个科目实行走班制。

 

选课制变为了“套餐制”,选课改革价值大打折扣。

 

3.学生不会选

 

“分数决定一切”在我国根深蒂固,学生、学校的一贯思维就是考高分,至于兴趣爱好、职业规划等统统都要等到考上大学以后再说。而且学生也习惯了被学校规划、被学校管理,因此,学生普遍不知道也不关注自己的个性、兴趣培养以及人生规划。现在放开了,她还真是不知道该怎么选!甚至有学生希望学校能直接给出选考意见。

在学校方面,新高考改革带来的一系列变化,如选课、综合素质评价、平行志愿或专业组志愿的填报,以及招生比重越来越大的自主招生、综合素质评价录取等,都需要学校推进生涯规划教育,并在师资、课程、实践等方面予以保证,而这些,很多学校,尤其是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高中显然没有做好准备。

 

除此之外,考试时间安排、综合素质评价等也频频遭受质疑。

 

4.学生:考得天昏地暗、考得日月无光、考得快要吐血

 

新高考改革后,各科考试不再集中,本意是分散学生压力,实际上,却使学生在“刷题——考试——刷题——考试”的道路上疲于奔命。这在浙江尤为明显。

 

浙江的选考允许参加两次,相当于3门选考科目考两次、英语考两次、语文数学统最后一考,另外还有全部高中课程(13门)的学业水平测试。算一算,浙江考生高中三年要参加23次大考!

 

每门选考科目有2次考试机会,“一考定终身”是不再了,但实际执行过程中,为追求高分,学生普遍会选择考2次,这就导致学生不是在考试,就是在考试的路上,频繁冲刺。

在选考机会只有一次的上海,很多学校则会选择在某一学期集中攻克某一学科的选课,其余时间便是主攻语数外。上海闵行区某重点中学就曾发布行政命令,全体学生高二阶段必须选择生物、地理等级考试,到了高三只选一门课,更多时间则留给语数外。

 

听说还有学校走向极端,把高中三年分成三块:高一转学历史地理生物技术,高二专学物理化学英语,高三专学语文数学。原因很简单,一些暂时不考的科目,老师上了也没人听,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?

 

有学生抱怨,原来的一次冲刺变成了反复冲刺。为了赶进度,寒暑假提前上课,星期天加班加点,节假日完全取消,就像一列喘着粗气的老火车,日夜狂奔!还有铺天盖地的模拟考、周考、综合考、联考,考得天昏地暗、考的日月无光、考得学生快要吐血!

5.综合素质评价备受争议

 

新高考改革后普遍实行“两依据一参考”,其中“一参考”就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,包括思想品德、学业成绩、身心健康、艺术素养、社会实践等内容。学校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。

 

网友对综合素质评价的争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:

 

一是由家庭能力差异、学校能力差异导致的学生表现差异。民间有句话说:拼爹是拼钱、拼娘拼精力。试问,有多少孩子够的上拼爹?又有多少妈妈能够全身心投入孩子的教育陪护之中?

 

市场上的兴趣班、特长班动辄以万元起步,表现为多才多艺、爱好广泛的素质教育不仅需有强大的财力支撑,还要有妈妈的全心陪护。但偏远地区,甚至普通地区,先不说家庭能不能负担得起,就连合格、品质好的培训班怕是都难找。

 

学校差异更不必说,好的学校不仅师资、硬件配备好,还有种类丰富的选修课、兴趣班(有重点高中选修课多达300多门,组建近百个校园社团),各种级别的竞赛比赛机会也会比普通学校的学生多(当然学费也要贵得多)

 

这让普通家庭、普通学校的学生拿什么去跟大城市、重点中学的学生争?难道靠天赋?

 

从这方面来说,这样的做法不仅未能提高公平性,而且还在不断扩大学生之间的差距。

 

另一个原因是,综合素质评价由学校记录,自主权全掌握在高中学校手中。综合素质评价本就没有硬性标准,评价高低弹性之大让不少人产生“黑幕”疑虑。如何保证学校评价的客观公正、是否有配套的严密的监管措施更是亟待解决。

备案号:闽ICP备11014219号-1 版权所有:Copyright©2011 福州三山培训学校

招生热线:西湖校:88086068、87508765  金山校区:86392750 三叉街校区:88017666 蒙古营校区:8755139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