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校微博 联系我们
您的当前位置福州三山培训学校 > 学  苑 > 家长沙龙 >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生命教育——张文质讲座记录(上)

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生命教育——张文质讲座记录(上)

2019-07-09 14:38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未知点击:



6月27号晚上,我们学校礼堂举行专家讲座,讲者是我国著名教育学者和专家、生命化教育的发起人——张文质老师。主题是“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生命教育”。
 
开始进入讲座的主题,张老师说:
 
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习惯的教育,人格的教育,品行的教育,不是在知识层面的教育。 
 
“有的高知家庭,父母受过极好的教育,也有可能在孩子的教育上遇到很多问题。我们要回到父母这个角色责任去思考,为孩子一生的最为重要的东西。”比如不少当老师的家长,他的孩子也不一定就品学兼优,这个没有理所当然的。
 
01
知识水平高,不代表你能够把孩子教育好。
 
接着他举了刚在手机上看到的两个高材生自杀的例子。南京大学在读博士生,平时学习认真性格开朗。还有海外的物理博士跳海自杀的。他们有的是怕完不成学业,压力太大。
 
 
 
张老师说在中国并不只是博士生会因为这些压力而自杀,“有的孩子在中学就遇到了人生挑战,但中小学生事故问题一般不会公开报道。”为什么他们不愿意放弃学业却愿意放弃生命?张老师就说我们应该反思在孩子的教育里面,教育孩子为了成功,而最大的成功是什么?
 
考试成功,进入优秀的学校,成为很多家长对成功的定义。”
 
这样的定义是否就一定正确呢?我也听一些在名校读初中的学生抱怨平时做的试卷太多,有的学生写到肩膀酸痛,有的压力过大的甚至要靠用美工刀来划手臂释压。
 
我也听过类似的例子,在外地的小姨子的小区里就有位从德国留学归来的人自杀的悲剧,上网搜索了一下,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这一类悲剧并不少见,其中一位留下了这样的话,“只想做个普通人”。
 
这让我想起了几天前看的一篇文章,19年前“飞驰人生”韩寒曾经和“哈佛女孩”刘亦婷有过一场激烈比较和讨论,作为好学生代表的“哈佛女孩”刘亦婷站在了辍学的叛逆少年韩寒的对立面。如今,韩寒是国内事业上成功的作家、导演、赛车手,而已经不为人所知的刘亦婷是一名开投资公司的美国公民。各有各的人生路,各有各的成功。
 
 
和那些自杀的博士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张老师在华东师范大学的老师徐中玉前两天105岁逝世。前几年他回去母校就曾一次性见到三位百岁老人。这位徐老师1957年被打成右派,直到70年代末60多岁才重新开始工作,95岁还担任一个学术栏目的主编,91岁登峨眉山比很多人都快。张老师让大家思考:成功有没有和长命联系在一起。“比如有的人很成功,30岁就去世了,像彗星一样照耀了人间,那样算成功吗?
 
02
健康长寿,快活自由,
这是不是另外一种成功的逻辑?
 
“生命第一”是张老师看重的。他结合家庭环境谈这个问题,“家庭越艰辛,越能够吃苦,但不见得能吃苦就是优点,因为难以放弃,难以延迟,他们不具备遇到艰难能乐观面对的能力。”这一点也非常值得我们深思,寒门学子的新闻悲剧的确不会罕见。
 
 
有些事情需要放低,那不是放弃。
孩子成长更重要的是时间的长度。
 
 
他说作为父母的有没有跟孩子讨论长命规划?“有些道理要讲得早,不断地熏陶陶冶灌输,不管怎么样,活着都是最重要的。生命是最重要的人生保障,学业并没有生命重要。”
 
 
只要活着,人生都是有机会的,
活着就有高于一切的机会。
 
 
 
 
张老师认为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有高的期许,更需要有生命第一的意识。
 
03
让孩子感觉生命的可贵是从爱中来,
讲太多道理也是脆弱的。
 
张老师说很多悲剧事件的发生都跟早期的亲子关系有关联。他说有这样两种亲子关系是容易出现问题的,
 
1.父母没有跟孩子生活在一起,孩子没有直接从父母那里得到爱。
2.父母和孩子虽然生活在一起,但并没有由衷的喜爱孩子,由衷地理解孩子。
 
 
作为父母自身的心智成熟,比什么都重要。不然面对孩子问题时,就很容易焦虑,失控,很难拿出方法。
 
张老师又举了一个年仅20岁的父亲的家庭悲剧,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所耳闻。是啊,自己都不成熟,怎么去教育孩子呢?
 
张老师说在中国如果35岁才生育被认为已经很晚了,但在瑞典,36岁是生第一个孩子的普遍年龄。“并不是结婚了就有生孩子的条件。必须去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,身心成长的规律。”在很多人看法中,有些事情不需要教,自然而然就会的,只是养育一个孩子所需要的知识并不是顺理成章的事,所以很多人只有生了孩子才知道当年父母养育自己是多么不容易。
 
 
接着他举了个例子,有位母亲说她的孩子偏科很严重,他就问她孩子读几年级了,竟然才幼儿园大班!大家都笑了。我爱人也是有同样的焦虑,担心还没有上学的孩子不喜欢写字、写得难看,爱看动画片。
 
04
7岁之前孩子应该是游戏,养成好习惯,
而不是学习知识。
 
张老师说而孩子的专注力是在游戏中形成的,专注就是做他最喜爱的事。他说到了小学坐不住,坐不久,交往能力也差,就要溯源到孩子上学之前父母哪些做错了。“一开始做对了,顺水推舟;一开始做错了,逆水行舟。”
 
作为父母一定要具备生儿育女的常识,而这却是很多父母恰好缺失的,拿着以前自己父母教育子女的那一套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,“我们小时谁不是这样长大的,也不会有什么事啊?”只是时代和社会都不一样了,老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了。
 
要报以对孩子成长的耐心,报以对孩子成长的鼓励,对孩子成长的这种真挚的热情。
 
张老师说作为父母,“这种父母对孩子的方式,会构成一种转化,会使得孩子更爱自己,让孩子明白他是有意义的,他是有价值的,他是父母所期待的,他从父母那里可以感受到这种深切的期待的目光。这也非常重要。”
 
“一个人真正意义能够活着,愿意活着,遇到什么样艰难环境,不容易屈服、妥协、崩溃,这和人生的有意义有关。”所以张老师说家庭文化的核心可以归纳为几个意义:
 
 
活着
健康地活着
快乐地活着
有意义地活着
 
张老师以亲身坐高铁和飞机的经历讲解,说乘客们在进站检票的急切的心态就像没有位置坐那样;而飞机刚停稳,大家都慌张地站起来,一位法国人说这样疯狂的情景在其他国家前所未见。
 
这样的场景我也见过,也是深有感触,为什么那么赶着下飞机呢,飞机停了也不是那么快就可以下的啊!张老师说中国人就怕被落后,就怕别人走在前面,就是所谓的饥饿恐惧症,长期的战争灾荒等灾难,导致集体的无意识,容易陷入不快乐。他说我们的不快乐是一个文化命题。
 
而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,对孩子的要求千篇一律,比如最喜欢说的“你看别人家的孩子”,张老师说“我们很难针对孩子具体的的天分和特性,以及他们具体的成长的特点,很难针对这一个人,而是为以一种普遍的要求去要求这个孩子。”
 
又举例子,他的老师的孩子,读小学时考了80几分,就被孩子的母亲责怪,说他还是一个著名的教授,连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,还好意思出去教别人?而考了98分,妈妈还说:“都考98分了,为什么不再努力一点呢?”这位对孩子的要求什么都跟别人比较,从孩子一出生就这样,比体重比身高,哭声大小,大便次数。
 
直到这孩子去美国留学了,说他妈妈带给他的这一生最大的痛苦,就是比较。所以他到了美国以后在文化上就有一个很强烈的不适应,因为美国是考60几分都觉得自己是天才。
 
而在国内时他考95分,考第一名,下次还要考第一名,一直都是第一名才是成功。导致他从小不会骄傲,每次考得再好,妈妈高兴了才是真的好。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吧,甚至还出现孩子考得不好被父母打死的悲剧。
 
说到很多家长的焦虑,张老师说这个家长群如果不加以管理的话,就变成焦虑群,很多妈妈晒自己的孩子多么了不起,会导致其他妈妈很大的焦虑和压力。相信这种情况很多父母对此都深有体会的,都很烦,所以像北京教育局就出台了文件规定禁止晒娃攀比这些做法,我真的非常赞同。
 
 
 
05
 
接着说到孩子入学的年纪,张老师说美国职业棒球联盟有一个数据,很多球星同年级组的往往都是一月份出生的,就是同年这组他比人家大几个月,就有巨大的“长者优势”。所以很多人问孩子要不要早上学,他都是说越迟越好。“孩子成长的有它的规律,这种内在的规律要尊重它。”
 
针对有的家长很功利性的去看待孩子的天赋特长,张老师又举了个例子,说有个孩子用耳朵能够听出汽车轮胎漏气的声音,他就跟孩子的父亲建议,以后这孩子以后可以从事跟汽车有关的工作。
 
很多父母往往并没有尊重孩子的天赋,关心的是这个天赋有没有价值,有没有社会价值。
 
他记得前几年清华附小的学生例子,一位父亲说他的孩子五年级,就喜欢昆虫。所以一到假期,他就带孩子满世界去捉昆虫观察昆虫,他的朋友就嘲笑他别人的孩子都在考虑升中学了,他的孩子还在抓昆虫,“昆虫能够当饭吃啊?”
 
张老师笑着说我们这个民族判断一件事是否有价值的标准就是——当饭吃,不能当饭吃就没有价值。他就肯定了这位父亲的做法,说他作为一位在海归没有必要让自己的孩子从小生活在焦虑之中。
 
张文质老师认为对于家庭教育的目的因人而异,“不同的家庭可以培养不同的孩子,所有的家庭都可以培养更优秀的孩子。”但也是要有重心。
 
 
我更看重的是孩子的性格,
是孩子的身体,是孩子的劳动能力,
是孩子跟别人的合作能力这些素养。

备案号:闽ICP备11014219号-1 版权所有:Copyright©2011 福州三山培训学校

招生热线:西湖校:88086068、87508765  金山校区:86392750 三叉街校区:88017666 蒙古营校区:87551396